固定資產毀損(gù dìng zī chǎn huǐ sǔn)名詞解釋:是指因發生水災、風災、震災等自然災害或因責任事故造成的毀壞和損失。固定資產毀損核算與固定資產正常報廢基本相同,其流程為:注銷報廢固定資產的原值和已提折舊額→結轉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支付清理費用→結轉清理后的凈損益。
名詞解釋:自行建造固定資產自行建造固定資產(zì háng jiàn zào gù dìng zī chǎn)名詞解釋:是指企業利用自己的力量白營建造以及出包給他人建造的固定資產。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無論是自營建造還是出包給他人建造,均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工程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
名詞解釋:出售固定資產出售固定資產(chū shòu gù dìng zī chǎn)名詞解釋:是指僅出售公司的部分廠房場地、設備等固定資產、與生產某一產品相關的全部機器設備等出售給其他公司。出售固定資產是資產剝離的一類,資產剝離是指在企業股份制改制過程中將原企業中不屬于擬建股份制企業的資產、負債從原有的企業賬目中分離出去的行為。
名詞解釋:固定資產折舊總額固定資產折舊總額(gù dìng zī chǎnzhé jiù zǒng é)名詞解釋:是指固定資產在整個預計使用年限內總共應計提和折舊總額。其組成因素包括原始價值、預計殘值收入、預計清理費用、預計使用年限和折舊方法。由于在固定資產管理上,人們用可供使用的時間來衡量它的功能大小,計算它的功能持續時間的長短,因此在計算折舊時,通常把潛在的功能折算為使用年限。而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一般由企業根據本企業具體情況自行確定。
名詞解釋:固定資產費用固定資產費用(xīn zēng gù dìng zī chǎn)名詞解釋:是指發生的不隨產品產量貨工作量的增減而升降的費用,是變動費用的對稱。例如管理人員的工資、固定資產的折舊和修理費、辦公費等,這些費用具有相對固定性質,在一定規模的情況下,與產量變動關系不甚緊密。降低固定費用,是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的重要途徑。
名詞解釋:固定資產擴建固定資產擴建(gù dìng zī chǎn kuò jiàn)名詞解釋:是指對固定資產的功能進行擴充、延伸或增加,如為辦公樓安裝控制降噪設施、為所有卡車裝配空調等。在大多數情況下,固定資產擴建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其支出屬于資本支出,所以,應當將擴建資本化。若擴建資產是固定資產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折舊年限則為固定資產的剩余使用或擴建資產的使用年限;若擴建資產可以獨立于固定資產而存在,折舊年限則為擴建的使用年限。
名詞解釋: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其他固定資產投資(qí tā gù dìng zī chǎn tóu zī)名詞解釋:是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未列入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活動。具體包括:1)、國有單位按規定不納入基本建設計劃和更新改造計劃管理,計劃總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以下工程;2)城鎮集體固定資產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項目;3)、企業、個體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總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未列入基本建設計劃和更新改造計劃的項目。
名詞解釋:非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fēi shēng chǎn yòng gù dìng zī chǎn)名詞解釋:是指不參加或不直接服務于生產經營過程的各種固定資產。主要包括各種辦公用資產(電腦、復印機等)、生活用資產(飲水機、空調、員工食堂的設備設施等)、家具類資產及非生產用建筑物。
名詞解釋:固定資產清查固定資產清查(gù dìng zī chǎn zēng ji?。┟~解釋:是指從實物管理的角度對單位實際擁有的固定資產進行實物清查,并與固定資產進行賬務核對,確定盤盈、毀損、報廢及盤虧資產。固定資產清查范圍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設備、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等,要求各單位配合會計師事務所認真組織清查,原則上對所有固定資產全面清查盤點。
名詞解釋:固定基金固定基金(gù dìng jī jīn)名詞解釋: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所占用的基金。固定基金通常按照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的增減而發生相應的增減,兩者金額通常相等;但是,在存在尚未付清租金的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情況下,兩者的金額不同:固定資產應當在取得時按照協議租賃價等入賬,而固定基金應當在支付租金時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入賬。